带孩子出国留学吗?
孩子从小到大,都会面临着家长和老师的各种考试,我们常说的高考,只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性的考试而已。我们在学生时期所要经受的各种考试,其实不仅仅是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家长也是一样的考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最朴实的心愿,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加优秀,家长们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除了让家长陪伴孩子学习,还有一种让家长陪伴留学的方式,带着孩子走出国门,前往国外进行学习。这种方式被称之为中外合作办学,即我们常说的“留学不移居”,“半移民”,“国外读书国内就业”等等。
中外合作办学即我国参照国外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国外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一种教育形式,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外合作办学有20多年的历史,到90年代末逐渐走向规 范。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实现了由零星分散到规范化发展,由单一学到多元办学,由盲目无序到规范管理的三大转变。如今的中外合作办学已经由幼稚阶段发展成相对成熟,上品种类繁多,规模巨大,遍及全国各省市区,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确实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不可否认,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上确实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与之同时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令人担忧,特别是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一味追求国外教育模式。不可否认,国外某些教育的模式的确比国内要先进,理念要超越,可是,国外的月亮并不一定比国内的圆啊,而且国内的学生也没有必要一窝蜂地去追求所谓的国外教育模式,照搬国外的那一套教育制度。
2、盲目选择国外名校。其实很多家长和学生追求所谓的国外教育模式时,多数是由于国内的成绩欠佳,难以满足国外名校的要求,所以就去选择去国外一般性的学校读书。
3、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就存在问题。有些家长和学生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存在一些误解,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就是出国读书,这是一种与回避国内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的心理作怪。
4、好高骛远。有些家庭条件不错的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就选择到国外去读书。而学生自己,并没有认清自己真实的状况和能力,缺乏自知之明。
5、社会认同感不高。为什么很多国际学院的学生毕业后迟迟找不到工作呢?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另外,外界对于国际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认同度也不是很高,加上很多学生到了国外后学习的多是一些就业面狭窄的专业,所以,不找不到工作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