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留学生是什么?
提到“留学生”这个词,人们想到的是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学生。但实际上,“留学生”还包括来中国接受语言教育的外国学生。近十年来,来华短期留学的外国学生的数量持续上升。这些短期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主要是学习汉语,还有一些学生来中国旅游,学习中国文化。
在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十余年的亚历山大·马蒂斯是荷兰汉学会会长。他说,近年来,与中国教育部门接触后发现,汉语热在全世界日益升温,很多人来中国学习汉语,有些在高校,有些则社会机构学习。这些短期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的年龄在20—40岁居多,很多是年轻人。在这些外国短期留学生当中,一部分是从事汉语教学的专业人士,还有一些是企业人士,还有一些是媒体人员,还有一些是希望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爱好者。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8年,中国共接待海外入境旅游者1.2亿人次,同比增加7%。而短期赴华留学是一个尚不起眼但值得关注的产业,并且正在快速增长。
马蒂斯表示,来中国的短期外国留学生往往有特定的需求,如汉语语言能力测试(HSK)、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中国文化知识、企业团长培训、海外汉语教师培训等。据马蒂斯介绍,汉学会每年组织3—4期来华培训班,为期两个月,培训的主要内容有:语用和口语、写作、语法、教学法等。
“汉学会”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专业人士来中国的语合教育中心进行培训,这些中心设在北京、上海、沈阳和黑龙江等省。这类培训大多是以讲座加讨论的形式进行。培训班结束,汉语中心会给每位参训的荷兰教师颁发结业证书。据悉,这样类型的短期学生留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清晰,就是掌握相关的汉语技能,以后当汉语教师。
实际上,近几年各国来华短期学生日趋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汉语教学普遍受到了冲击。据有关方面统计,欧洲地区大学及中小学中文课程70%至90%已经消失。从专业的中文教师比例来看,欧洲国家如荷兰,中文教师原本不到100人,但2016年以来,需求却增长了近4倍。